政府大院空調電梯關了
昨天是全國第二個低碳日,廣東省公共機構開展能源緊缺體驗活動,倡議關空調步行上下班。記者走訪發現,多數公共機構關閉空調、減少乘坐電梯,電風扇、扇子重新上陣,但仍有部分公共機構辦公區空調冷風勁吹。
機關:空調關閉 風扇上陣
昨天,記者在市政府大院看到,每棟樓的一樓電梯旁都張貼了由廣州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印發的“溫馨提示”,提示當天停開大院中央空調和各辦公樓的一部電梯,關閉部分公共場所照明,并倡議各單位停開分體空調。
記者巡樓發現,市政府中央空調全部停止制冷,只是從通風口吹出略帶熱氣的空氣。多數辦公樓的兩部電梯只開動一部。部分員工不愿等候電梯,干脆步行上下。在發改委、經貿委、人社局、法制辦、科信局等辦公大樓內,記者看到,電風扇派上用場,各辦公室紛紛打開電風扇吹風降溫。部分辦公室連電風扇都沒有,員工只能用扇子“救急”。
不過,仍有部分單位將空調開到26℃以下。有兩個單位辦公室、會議室大門大開,空調開到25℃,室內卻空蕩蕩。一名工作人員稱,昨天天氣太熱,因不強制關閉分體空調,就開了空調。
單位:搭地鐵上班比開車快
昨天,一走進供電大樓,就能感受到強烈的低碳氛圍。據悉,廣州供電局辦公樓、營業廳、展示中心等都調到了“低碳模式”,僅供電大廈當天就節電4900千瓦時,相當于節約了0.602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67噸。
除了這些措施,供電局還倡導職工騎自行車或步行上班,租住在海珠區泰沙路的供電局員工小杜告訴記者,以往開車上班,由于堵車,一般要40分鐘左右才能來到單位。“今天響應單位低碳生活的號召,坐地鐵只用半個小時就到了單位。”
今天你“碳中和”“碳普惠”了嗎?
今天你“碳中和”、“碳普惠”了嗎?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和個人計算其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購買碳信用、碳指標的形式,自主符合國際規定的節能減排項目,以消除企業、團體或個人的碳足跡,達到環保目的。
市民可以購買自愿減排量,目前自愿減排碳中和的價格大約在30元左右,市民可以通過廣州碳交所購買。此外,目前市民可以參與個人“炒碳”,同炒股一樣,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買入或賣出,賺取差價獲得利潤。廣東目前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全國最大碳市場。
個人的低碳行為也可以創造財富。目前有企業研發的碳普惠平臺就是一種新模式,將大家的低碳行為帶來的碳減排量換算成碳幣,來兌換低碳商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優惠,促進低碳消費。比如節約一噸水,即可獲1.67個碳積分。公交出行一次,可獲1.35個碳積分。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中央空調
下一篇:沒有了